今年以来,我区作为全市唯一领办开标“云直播”联动攻坚项目的区(县),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转型升级,并于近日正式启用“云上开标直播系统”。该系统以数字化建设、智慧化服务助力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创新,现已覆盖建设工程、国有产权、综合交易三大领域。截至目前,已有100余个项目完成“不见面开标”,涉及企业近8000家。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连续三年获评“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机构”,平台电子化、标准化建设均位于全国前列。

一、规范统一,标准化建设直播平台
(一)升级平台,直播更智能。场地上,重新划分原有开标区域,开辟单独空间设立“数字开标直播间”。软件上,基于网络、数据双分离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,将原有“钉钉直播”模式迭代升级为“云上开标直播”模式。硬件上,采用高清液晶触摸屏、专业摄像拾音装置等直播设备,针对性优化直播效果,设计标准化直播背景,确保直播场景统一规范。
(二)“云端”开标,过程更透明。今年6月,我区首个“云直播”网上开标项目——小营街道马市街社区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设计项目顺利完成,开标现场画面和网页图文同步对外公开直播,实现与线下开标相同的体验和效果。健全异常情况处置机制、统一开标直播规范用语等,强化“云直播”开标现场管理,使工作人员更注重操作规范,提升开标服务效能。
(三)打通系统,使用更便捷。将远程开标与视频直播相结合,实现我区“云上开标直播系统”与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。投标人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-服务专区-开标直播模块或扫描二维码,即可进入开标直播间,现场注意事项、到场人员、竞争家数、标的情况、开标进程等“一屏全览”,实现各方交易主体“线下不见面、线上面对面”。
二、公开透明,智慧化赋能监管模式
(一)常态化“不见面”,交易更公平。推进受理登记、开标评标、投标担保“不见面”,实现交易事项“网上办”、交易数据“网上跑”、交易流程“网上转”的“零距离”模式;施工后审、监理类建设工程项目、政府采购、限额以下交易项目100%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。坚持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,在市级统一政策、统一平台、统一专家库基础上,健全配套管理制度,2022年以来,所有工程建设招投标均已实现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。
(二)运用“六色管理”,监管更高效。将“六色管理”机制应用于“云上开标直播系统”,对评审专家、甲方代表、监督员、技术人员、中介代理、投标人等主体实施“分色亮牌”,严肃区域进出、登记管理、廉政承诺、评标纪律等现场管理要求,促进招投标行为监管更高效。
(三)面向社会公开,监督更广泛。“云上开标直播系统”将开标过程全环节、全场景面向社会公开直播,数字化见证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,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、去向可查、动态留痕、责任可究。同时,公开实时交互模式的深入应用,将进一步打通社会监督渠道,有利于扩大监督面、增强代表性,为打造清廉交易平台提供有力支撑。
三、高效服务,多元化优化营商环境
(一)开通绿色通道,保障亚运项目。牵头整合各审批部门力量,研究涉亚运建设项目简易审批流程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全力推进审批提速增效,为涉亚项目保驾护航。如装修类项目审批压缩至15个工作日,整治、提升、修缮类等零星项目审批压缩至9个工作日,提高涉亚项目电子化交易效率。
(二)推广电子保函,节省交易成本。保证金电子保函具有操作方便、出单快捷、减轻资金压力等优点,将有效降低投标单位交易成本。依托电子化交易平台,推进保证金电子保函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全面应用,截至目前,已惠及企业近3000家,累计节约交易资金近5亿元。
(三)推行政采承诺,切实为企减负。实行“承诺+信用管理”准入管理制度,在新招标文件标准化文本中,针对企业财务状况、纳税情况和员工社保缴纳记录等审查材料,投标企业仅需提供承诺函。针对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项目,中小企业供应商投标时仅需提供《中小企业声明函》,较以往证明材料数量缩减近50%。
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城分中心
2022年8月16日